記憶中的祁門香|祁門紅茶品鑒
嫩了點,有位師傅說,太嫩的茶發(fā)酵也不容易,所以只能輕發(fā)酵,“但這是潮流,這是時尚,不跟著也不行。”從他們的語氣里,多少聽得出有一點無可奈何之感。
一芽一葉初展的確使茶在看干茶時金毫特顯,但除了審評茶的人和茶專家,誰來花時間欣賞芽頭呢?八年前安徽祁門茶廠的茶沒有那么多芽頭,因為茶里的一芽兩葉占 60%,一芽一葉只占 20%,但茶里的祁門香持久,茶味也甘醇,香甜。
我?guī)Я艘稽c珍貴的貢茶回美國,但更多的是一些中檔、特級的祁紅,請我那幾位沒有喝到過祁紅的茶友來嘗嘗。泡貢茶的時候,心知金芽頭功夫紅茶之貴,我特意讓這幾位常喝大吉嶺茶的朋友們看看干茶。不厭其煩地向他們解釋金毫之多的意義,看得出,她們等著喝茶,所以耐心地看了干茶,還說了幾句贊揚(yáng)的話,但只有當(dāng)我沖泡好了茶,祁紅的香氣和紅艷的茶湯才使她們真正興奮起來,引起了她們對祁紅的興趣和向往。喝完茶,我又給她們看葉底,向她們解釋這樣勻整的葉底有多柔軟、勻整、美觀,用的是什么樣的工夫。可她們疑惑地看著我,好像我煮了一壺好咖啡,卻要給她們看看咖啡的碎渣一樣。在我收起了茶具的時候,心里真為工夫祁紅在精制上所花的38%~45%的成本感到難過。
做紅茶與做其他茶一樣,分初制與精制,茶的色、香、味是在初制時形成的,而精制大都是整形。工夫紅茶就更要下工夫,精制部分不僅要篩很多道,還有揀梗等許多工序。 從保存和繼承茶文化遺產(chǎn)的角度上去保留做工夫紅茶的程序和技術(shù)是極有意義的,但茶畢竟是飲料,是喝的,所以真正的商品祁紅,它的色香味比形要重要得多。在中國喜歡喝茶的人群做一個統(tǒng)計,有百分之幾的人在喝工夫紅茶時會把時間花在看金芽頭和看葉底上呢?而且泡紅茶多是用紫砂、蓋碗和各種沖泡器,就是在分茶時倒入玻璃杯中也是為了看湯色,沒有茶葉在里面,不像綠茶名優(yōu)茶那樣去看葉片在水中飄舞。
的確, 精制過程中許多功夫的成本對我們這些喝茶的人來說是一種浪費(fèi)的功夫啊。就是平時和專門搞審評的老師們在一起喝茶,我也沒有看到他們?nèi)ビ^察干茶和葉底,就不要說我在美國的茶友了。
另外,在精制的過程中,據(jù)說揀梗這一項要用20%的精制成本。學(xué)茶的人都知道嫩梗中茶氨酸含量是最高的,有的茶,比如安徽的黃大茶和青茶,都要求鮮葉有一定長度的梗,否則茶葉的香味達(dá)不到要求。
我?guī)Щ貋淼倪@些一般人喝得起的祁紅,在國外是有市場的,但是祁紅的產(chǎn)量和它的穩(wěn)定性呢? 我想到在美國這些年來常買常喝的大吉嶺茶,這些茶我一年四季都可以買到,不會脫銷。幾十種茶,從整葉到碎葉都不一樣,但每一種每一次買的茶味道都基本一致, 多少年如一日。我們的祁紅能做到嗎?祁紅與大吉嶺的茶媲美,不僅是比一款茶的獨(dú)特和質(zhì)量,而是要達(dá)到常年質(zhì)量的一致和價廉物美。
祁紅,祁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