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名茶顧渚紫筍
顧渚紫筍 產(chǎn)于浙江省長興縣的顧渚山,又名“湖州紫筍”。是我國著名的上品貢茶。
“鳳輦尋春醉回,仙娥進水御簾開。牡丹花笑金鈿動,傳秦湖州紫筍來”。這是唐代詩人張文規(guī)對當時紫筍茶進貢情景的生動描述。說明湖州顧渚紫筍 茶,皇帝特別喜愛,所以一聽到紫筍茶已經(jīng)運到宮中的消息,宮女們便立即要向正在“尋春半醉”的皇帝稟報。
浙江長興的顧渚山,與江蘇宜興的茶山緊密相連,兩地分別生產(chǎn)紫筍茶與陽羨茶,均為珍品。長興縣紫筍茶品質更勝宜興陽羨茶,進貢量逐年增多。唐大歷五年(公元770年),潮州刺史便在顧渚山側的虎頭巖設立貢茶院,由州官監(jiān)制。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紫筍茶進貢數(shù)量高達三千余市斤;唐會昌年間(公元841—846年),進貢量又增至二萬八千多市斤。湖州剌史為了確保貢茶質量,每年立春過后即要進山,直到谷雨,貢茶焙制完畢才離山,自始至終督采、督制、督運;适疫規(guī)定每年第一批茶,必須在清明前十天起程,由陸路快馬運送,限清明節(jié)前運到京城長安(今西安),叫做“急程茶”,用來在清明節(jié)祭祀宗屆。從浙江長興到西安,相距四千里,在唐代的交通條件下,要在十天內送到,實非易事。
唐代采制紫筍茶的盛況,真像鬧元宵一樣,顧渚山頭人山人海。相傳,當時顧渚山谷制茶工匠多達千余人,采茶工竟達三萬余人,勞累整整一個月,方可造畢。
顧渚紫筍 茶的品質特別好,唐代詩人錢起夸它比流霞山仙酒還好,飲過以后,俗食全消。當時潮州和常州官府專在顧渚山上,設置了境會亭,每到茶季,兩州官員聚集境會亭品嘗新茶。白居易在蘇州做官時,夜聞賈常州與崔湖州在顧渚山上的境會亭茶宴時,曾寄詩一首,內云:“遙聞境會茶山夜,珠翠歌鐘俱繞身。盤下中分兩州界,燈前合作一家春。青娥遞舞應爭妙,紫筍齊嘗各斗新。自嘆茶前北窗下,蒲黃酒對病眠人”。此詩描述了當時境會亭茶宴的盛況,又表達了自己團墜馬損腰,身體不適,失去了一次參加境會亭茶宴機會的惋惜心情。
顧渚紫筍 自唐朝廣德年間開始進貢,至明朝洪武八年“罷貢”為止,前后歷時600余年。
唐時紫筍茶制作,以蒸氣殺青,經(jīng)“搗、拍、碾壓”成餅茶;宋時的紫筍茶,為蒸青后,研膏、模壓為龍團茶;明洪武年間罷貢龍團茶,以芽茶作貢茶,即成為烘炒類的條形散茶。自此茶的形態(tài)大有改變,根據(jù)芽葉采摘大小,分為紫筍、旗芽、雀舌等品類,并由蒸汽殺青改為鍋炒殺青。
明未清初開始,紫筍茶逐漸消失。到20世紀40年代,顧渚山區(qū)的茶園大半荒蕪凋落,紫筍茶亦停產(chǎn)失傳。70年代末為恢復紫筍名茶,浙江長興縣有關單位緊密合作,努力挖掘創(chuàng)新,獲得可喜成果。
顧渚紫筍 鮮葉極為幼嫩,標準為一芽一葉初展或一芽一葉,炒制0.5公斤干茶,芽葉多達3.6萬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