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學家馮紹裘與滇紅茶|茶人馮紹裘
文:許文舟
走進滇紅集團的老廠區(qū)門口,有一尊銅像聳立在草地上,他就是滇紅的創(chuàng)始人——馮紹裘先生。
馮紹裘,湖南人。而立之年,他突然做出讓家人驚嘆不已的決定:到云南去。這并不是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讓他魂牽夢繞,也不是美麗的山水令他心馳神往。彼時的云南,抗日烽火熊熊燃燒,他要去那里,把所學的茶專業(yè)用到那片熱土,實現(xiàn)實業(yè)救國的雄心。某日,他踏上了黎明前黑糊糊的小路,沒等父親醒來,他便簡單地啟程了。家雖是他永遠的牽掛,但他去意已決。這一別就是幾十年。
汽車在崎嶇不平的公路上走了3天,到達下關時他兩腳發(fā)麻,腰肌受損,多情的下關風吹動著他的頭發(fā),他感受到這是另一方天地。下關沱茶廠的負責人早已等候在車站,他揩了把臉,便進入沱茶出產(chǎn)車間,一邊看一邊記,第二天他就啟程,直奔鳳慶。下關到順寧的路全是山間小路,途中常有強盜出沒,就在馮紹裘臨行前,還有消息說:一隊馱茶的馬幫被人在犀牛渡口劫持,馬哥頭被殺后拋進黑慧江里。十多天的徒步行走,到達順寧。本該是萬物凋零的季節(jié),馮紹裘看到鳳山茶樹成林,一片翠綠,逗人喜愛。采茶的姑娘們唱著茶歌,熱情地與他打著招呼。茶樹在他面前滿山鋪陳,直到云淡霧濃的深山。鳳山茶樹均為單本植物,高達丈余,芽壯葉肥,白毫濃密,芽葉生長期長,頂芽長達寸許,成熟葉片大似枇杷葉,嫩葉含有大量黃素,產(chǎn)量高品質好,這些云南大葉種茶的特點,非常合乎他的理想。
夜晚睡在舊木頭搭建的小屋里,馮紹裘百感交集。為什么要來到順寧呢?青春有幾分沖動,但更多的是創(chuàng)業(yè)激情。1923年畢業(yè)于河北保定農(nóng)業(yè)專科學校,之后,他走的每一步都與茶葉有關。1933年,第一次擔任修水實驗茶場技術員,負責寧紅茶的初、精制試驗工作。后被胡浩川先生(祁門茶葉改良場場長)聘請到祁門試制紅茶,并在該場設計了一套紅茶初制機械設備,開創(chuàng)了我國機制紅茶的先例。1938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祁門茶場開始疏散,馮紹裘先生應邀到中茶公司工作,為了開辟新的茶葉出口產(chǎn)區(qū),9月中旬,馮紹裘向中茶公司負責人提出申請,要求到云南調查茶葉產(chǎn)銷情況。當時云南這邊并不平靜,日本侵略者已瘋狂占領騰沖等地,正想橫渡怒江天險,把魔爪伸到昆明。馮紹裘技術全面,工作認真負責,公司終是同意了他的請求。他回了一趟湖南老家,算是與牽掛著他的家人的正式告別。由于種種原因,實際上,到達順寧已是1938年11月上旬。
這一調查,就把他留在了順寧,命運與滇紅茶緊緊地聯(lián)系到了一起。
到順寧第二天,馮紹裘不顧舟車勞頓,頭戴斗笠,身穿蓑衣,顧不上初來咋到的君子般優(yōu)雅,試采著“一芽二葉”樣品。然后觀察其品質的優(yōu)劣,找出問題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