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茶路|《走遍中國—武夷山茶文化》解說詞
在眾多前往恰克圖販賣茶葉的中國人之中,山西榆次一個叫常萬達的商人敏銳地把握了先機。早在乾隆初年,常萬達就從山西遷居到中俄邊界做起了茶葉生意。
《恰克圖界約》簽訂之后,他經(jīng)營的茶莊成為當時恰克圖生意最好的店鋪。然而,常萬達的雄心并不止于此,為保證茶葉的品質(zhì),進一步打開俄羅斯的市場,他決定采取茶葉的收購、加工、販運一條龍的方式,把生意直接從福建做到俄羅斯。
乾隆二十年,常萬達千里迢迢從山西來到了武夷山腳下,當年的下梅村有著大片的荒山,一條連通東西水路的梅溪環(huán)村而過。常萬達一眼就看中了這里便利的交通,最終花巨資買下了下梅村附近的所有荒山,作為種植茶葉的基地。然而,這只是那個龐大茶葉生意的開端,接下來常萬達要面對的將是一個又一個更大的挑戰(zhàn)。
作為初來乍到的外鄉(xiāng)人,山西的常萬達首先遭遇的是當?shù)?a href='http://m.ljmrzxjg.cn/'>茶葉同行的競爭和孤立。幾經(jīng)波折,他認識到,要想在武夷山立足,必須要有一個可靠的本地家族作為合作伙伴,在下梅的諸多家族中,幾經(jīng)考量,最終“景隆號”茶莊的主人鄒氏進入了常萬達的視野。
早年鄒氏因饑荒從江西南豐逃難到武夷山的下梅村,憑著吃苦耐勞、肯動腦子以及從老家?guī)淼囊稽c茶葉種植技術(shù),鄒家逐漸在下梅村站穩(wěn)了腳跟。經(jīng)歷過那段艱難創(chuàng)業(yè)的日子,在下梅鄒氏家祠的神位上,當年挑茶用的梅木扁擔和麻繩,被放置在祖先的牌位的正中,成為永遠激勵后代子孫不忘艱苦的精神財富。
在清代,武夷山匯集了許多像鄒氏這樣來自江西的經(jīng)驗豐富的茶農(nóng),他們的到來大大提升了茶葉種植技術(shù)。如今,在下梅村流傳的山歌中,我們還能感受到當初江西人初到福建的情景。
劉昌財(70歲下梅村民):
“過了清明谷雨邊打起包袱走福建
想起福建無走頭半夜三更爬上樓
采茶籃子沒好高低倒頭來撞到腰
采茶時候頭低下頭來采的茶樹采
好好丑丑采幾籃頭等工錢我不要”
。ㄟ@是采茶的山歌)
作為外來者,這些江西人更加注重家庭內(nèi)部的團結(jié)。鄒氏家祠前的這根木柱,就是一個祖先為教育后世兒孫,而別出心裁制作的生動教材。
鄒全榮(武夷山鄉(xiāng)土文化研究會會長):“這根立柱跟其他的立柱不一樣,它有它的特點,它是由四片木板拼接起來的,我們從這條縫可以看到它。為什么這樣做呢?當時,鄒氏的祖先鄒元老曾經(jīng)告訴他的四個兒子,要像這根柱子一樣,同心協(xié)力,抱在一起,才能夠撐起一片家業(yè)!
鄒家腳踏實地的品質(zhì)和對同心同德的重視給常萬達留下很深的印象,常家的雄厚資金也吸引了想要擴大經(jīng)營規(guī)模的鄒家。于是,兩家一拍即合。不久之后,常氏和鄒氏聯(lián)合經(jīng)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