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正在培養(yǎng)全國人民喝涼茶 市場規(guī)模超120億元
廣東珠三角地區(qū)的涼茶鋪是非常有特色的,而且各家還有各家的秘方,有的一塊錢一碗,有的要十幾二十塊錢一碗。
[新聞事件] 用一把銅壺 、幾個茶碗就可勾勒完畢的廣東涼茶,居然在短短幾年內,便創(chuàng)造了“出嶺南、下江南、闖關東、走西北”的奇跡,市場規(guī)模超過120億元。記者日前從廣東省食品協(xié)會獲悉,如今涼茶旺銷全國31個省市區(qū),2006年產銷量已突破400萬噸,超過可口可樂在中國總銷量。
作為代表的王老吉,更被一些營銷專家們稱做民族品牌“崛起的神話”。
王老吉火了,星群夏桑菊、口焱e清、上清飲等二十余個廣東涼茶品牌,已成星火燎原之勢。普通聚餐也好、紅白喜事也罷,涼茶都已像可樂、果汁一樣,成為必不可少的飲品。
至于黃振龍、鄧老涼茶、清心堂等以前只出現在廣東街頭的涼茶鋪,如今已在廣西、湖南、福建甚至陜西和北京街頭陸續(xù)涌現,成為當地市民消費的新去處。
廣東涼茶 涼茶始創(chuàng)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距今已有170多年歷史。
廣東涼茶其實就是解毒下火去濕的中藥,在廣東,如果不注意飲食,就很容易上火、濕熱、寒毒,而一旦上火就會口臭,廣東叫“有口氣”,而最簡單的治療辦法就是喝涼茶。根據功效大致有去濕茶、解毒清熱茶、潤肺茶等等。
涼茶鋪并非一直是現在這個樣子,最初是出售“盒仔茶”,將涼茶制成小盒的干品成藥,專門批發(fā)給中藥店經銷,顧客買回家后煎服或用開水沖服。抗戰(zhàn)以前,較負盛名的涼茶有橘香齋的甘露茶、欖蔥茶,生茂泰的午時茶以及源吉林的甘和茶。有的藥店還雇請伙計,穿街過巷,沿途吆喝“××茶,發(fā)燒發(fā)熱有揸拿(把握)”,以招徠顧客。
上世紀90年代,廣州街頭涼茶鋪如雨后春筍般地出現。開始是出售“碗茶”,并兼售涼茶包,但是店鋪內沒有擺放任何桌椅。后來,不少品牌采取連鎖店經營模式,統(tǒng)一裝修標識,才發(fā)展到如今的模式。不少老字號的藥茶濃縮成顆粒,裝成小包出售,方便沖服,還制成液體飲料出售。
一把銅壺 、幾個茶碗的涼茶印象已經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金字招牌的誕生而逐漸遠去,涼茶不再是偏安一隅的地方飲品,也不單是一種解渴賺錢的商品。這一改變凝聚了幾代人對涼茶文化的堅守與追求。 前景:涼茶開到全球去
“廣東涼茶飲料到2010年銷售總量將達2500萬噸。涼茶鋪還將開到全球去,屆時涼茶鋪達2.5萬個!睆V東省食品醫(yī)藥行業(yè)協(xié)會會長張俊修曾雄心勃勃地表示。
涼茶近年來在全國市場的旺銷確實印證了專家的這一預言。從2002年至2006年涼茶銷售量年平均增長都在15%,成為了食品行業(yè)新的增長點。特別是涼茶在2005年被批準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后,2006年涼茶銷售達到近400萬噸。
張俊修認為,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的廣州亞運會都給涼茶在全國、全世界的傳播推廣創(chuàng)造了大好契機。 現狀:涼茶鋪多過米鋪
在外地人眼里,廣州人飲涼茶簡直有點“自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