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毛峰制作工藝流程
一、采摘
綠茶采摘細嫩鮮葉,一般在3月底到4月底采摘,鮮葉不能擠壓或堆積過厚,不得引起葉劣變,有紅邊、紅莖等。采摘回來的茶葉要放置于陰涼、通風、干凈的地方適當攤涼。
二、殺青
殺青是綠茶的制作重點,目的是破壞鮮葉中酵素酶的活性,制止多酚類化合物的酶促氧化,以便獲得綠茶應有的色、香、味,殺青后的鮮葉蒸發(fā)一部分水分,使葉子變軟,增強韌性,便于揉捻,揮發(fā)低沸點的青臭氣,保留高沸點的芳香物質,發(fā)展茶香。
傳統(tǒng)工藝: 用直徑50厘米左右的傳統(tǒng)五桶鍋,一般鍋深在49厘米左右,鍋溫先高后低,即150~130℃左右,溫度要持續(xù)穩(wěn)定。特級每鍋投葉量為200~250克,一級以下可增加到500~700克。見鍋底有點泛紅下鍋炒,下鍋后一般聞有炒芝麻聲響即為適中。單手翻炒,手勢要輕,翻炒速度分為三個階段進行,鮮葉下鍋后為第一階段,一般每分鐘40次左右;當殺青葉略失去光澤后為第二階段,一般每分鐘50次左右;殺青葉略顯柔軟為第三階段,一般每分鐘55次左右。在殺青過程中手勢要揚得高(葉子離開灶面20厘米左右),便于殺青熱氣的散發(fā),同時要撈得凈(鍋底凈),撒得開(殺青葉撒滿全鍋)。當殺青至葉質柔軟,葉面失去光澤,葉邊感覺有點干燥,青氣消失,茶香顯露時為殺青過程結束,及時用鍋刮將殺青葉起鍋到箔籃內,進行下道工序揉捻。
現(xiàn)代新工藝:鮮葉由輸送機傳送到殺青機滾筒內滾動翻炒,電熱自動控溫,全過程連續(xù)自動完成。
三、揉捻
揉捻的目的:一是破壞葉組織細胞,既要茶汁易泡出,又要耐沖泡;二是卷緊條索,縮小體積,為干燥定型打下基礎。
傳統(tǒng)工藝:特級一等、二等、三等黃山毛峰在殺青過程即將結束時,繼續(xù)順鍋抓炒,起到輕揉整形的作用,抓炒次數(shù)及時間以殺青葉達到所需條形為準,這時用鍋刮起鍋進行烘焙。一級、二級、三級黃山毛峰殺青過程結束,將出鍋的茶葉及時放到揉盤上,分三道程序揉捻。第一道程序用雙手掌將殺青葉抱住順揉盤輕揉,揉至約40秒,雙手撐松開,用雙手彎曲十指將揉葉抖開,散發(fā)熱氣。第二道程序繼續(xù)用雙手略加力揉捻(加力程度視揉葉嫩度而定,以能達到所需條形為準),約至40秒,松開雙手將揉團內、外揉葉抖開、抖均勻,此過程使揉葉形成條形作用。第三道程序繼續(xù)輕揉,約至30秒,松手輕抖,該過程主要起固定條形作用。整個揉捻過程要求,揉捻速度宜慢,輕揉、加力揉、輕揉三過程用力都要均勻,松抖時要將揉葉抖開抖均勻且速度要快,以保持色澤綠潤,芽葉完整,達到所需條形。
現(xiàn)代新工藝:殺青后的茶葉連續(xù)運送到電熱不銹鋼連續(xù)理條機上,溫度前高后低自動控制,分前后兩組左右振動整形,全過程流水線自動完成。一級以下的黃山毛峰經(jīng)過理條后再用木桶竹棱骨電動揉捻機揉捻。
四、烘干
烘干的目的:一是繼續(xù)使內含物轉化,提高內在品質,二是在揉捻的基礎上整理條索,改進外形,三是排除出內含物過多水分,防酶變,便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