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發(fā)酵食品中的另一座巔峰(上)
的從最初的選料到制作,包括后來的持續(xù)發(fā)酵 及發(fā)酵 條件等諸多因素一一評判。給出一個合理的評價。
茶葉外觀顏色的變化
普洱 茶所有的發(fā)酵 過程都是在固態(tài)發(fā)酵 的基礎上完成的。這是普洱 茶發(fā)酵 的一大特色。因此,在沒有將其沖泡品飲之前,我們從茶葉的外觀顏色就可以觀察到發(fā)酵 時間的長短。
如新制作出來的普洱 茶(主要指生茶),其外觀顏色呈灰綠色,甚至有點灰白。這是因為普洱 茶前期制作過程中的有氧發(fā)酵 ,使茶葉中的葉綠素在多酚氧化酶作用下產生水解。因此,新制作出來的普洱 茶的外觀顏色不可能呈現墨綠色或翠綠色,如果有,則證明前期工藝不是曬青工藝,卻是烘青工藝。因為烘青工藝是綠茶工藝,借助烘青中的高溫將茶葉中的“酶”摧毀,保留葉綠素,使茶葉不產生酶促氧化的過程。
普洱 茶(主要指團、餅、沱、磚)制作的最初,其外觀顏色呈暗青色,之后,隨著時間的推移,其顏色出現明顯的變化,具體是:暗青色—→灰青色—→灰淺紅色—→淺紅色—→褐色—→深褐色
當普洱 茶外觀顏色達到深褐色后,大約陳化期需要在五十年以上(濕倉茶除外)。之后的顏色變化將一直停留在深褐色中,無論是七十年,甚至是上百年,深褐色的外觀始終保留,變化不大。
有一點需要提示的,普洱 茶外觀顏色的改變有時間的條件,也有陳化環(huán)境的影響。我們目前還不能給出顏色變化的時間表,就因為陳化環(huán)境(也可稱為倉儲條件),是普洱 茶后發(fā)酵 非常重要的條件。如在廣東與香港陳化普洱 茶與東北地區(qū)相比,其陳化的速度顯然會快的很多。
茶葉沖泡后湯色的變化
普洱 茶的發(fā)酵 也可從茶葉沖泡后茶湯顏色的變化感受其發(fā)酵 的效果。這種茶湯顏色的變化實際上反映的就是茶葉色素不同周期的演變。即:淺黃色—→黃色—→金黃色—→橘黃—→玫瑰紅—→紅褐色—→褐色—→葡萄酒紅—→寶石紅。
普洱 茶沖泡后的茶湯呈現寶石紅時,其普洱 茶的陳化周期大約在五十年以上。
在普洱 茶第一個發(fā)酵 階段,即有氧發(fā)酵 。普洱 茶中含有大量的(達干物比重30%)兒茶素,在多酚氧化酶和過氧化物酶作用下,極易被分解為多酚化合物。在這個階段的發(fā)酵 中,當茶葉的液泡在“重力揉捻”下破裂時,兒茶素迅速氧化,產生兩種主要的色素基團,即茶紅素和茶黃素。多酚氧化酶主要作用于兒茶素,產生茶黃素,而過氧化物酶主要產生茶紅素。這是酶促氧化的結果。
在普洱 茶第二個發(fā)酵 階段,即厭氧發(fā)酵 。普洱 茶的色素出現了一個有意思的變化。過去,科學家依照紅茶的發(fā)酵 模型研究茶紅素形成的機理,確定茶色素的演化“路徑”為: 茶黃素—→茶紅素—→茶褐素。
這個演化過程告訴我們,紅茶的發(fā)酵 是先產生茶黃素,然后是茶紅素。但茶紅素極不穩(wěn)定,隨既向茶褐素轉化。因此,目前對紅茶的檢測中,只能檢測到茶褐素。不能檢測茶紅素。因為目前還沒有建立檢測茶紅素的方法,更沒有這方面的標準。紅茶中的色素演化到茶褐素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