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歷史源流和工藝
洱茶花色品種與制作工藝高速發(fā)展的時期,清·張泓《滇南新語》(公元1755年)載:“滇茶有數種:生性者曰木邦,曰普洱 。木邦葉粗味澀,亦作團,冒普茗名,以愚外販,因其地相近也,而味自虐。普茶珍品,則有毛尖、芽茶、女兒之號。毛尖即雨前所采者,不作團,味淡香如荷,新色嫩綠可愛;芽茶較毛尖稍壯,采治成團,以二兩四兩為率,滇人重之;女兒茶亦芽茶之類,取于谷雨后,以一斤至十斤為一團,皆夷女采治,貨銀以積為奩資,故名。制撫例用三者充歲貢,其余粗普葉,皆散賣滇中。最粗者熬膏成餅摹印,備饋遺。而歲貢中亦有女兒茶膏。并進蕊珠茶,茶為祿豐山產,形如甘露子差小,非葉,特茶樹之萌茁耳,可卻熱疾。”
張泓記述的云南茶,不僅有產于六大茶山的普洱 茶,還有鄰近地區(qū)產的木邦茶,木邦茶粗老滋味澀,也做成團茶形式,不法商人用來冒充普洱 茶,欺騙外來客商。
而真正的普洱 茶分為嫩度極高的毛尖散茶;嫩芽制的二兩、四兩重的團形芽茶;還有跟芽茶相同嫩度的谷雨后采制的一斤至十斤一團的女兒茶。這三種普洱 茶制品,加上產于祿豐山采剛蔭發(fā)的芽尖制成珠形幼嫩綠茶的蕊珠茶,都是用來進獻朝庭的貢茶。而其它較粗老一些的茶葉,則分散于市面銷售。
這時期還出現(xiàn)了一種形式奇特的茶制品,是用最粗的茶葉熬煮成膏,做成餅的樣子,這種茶膏,清《本草綱目拾遺》載“黑如漆,醒酒第一,綠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在其卷六《木部》又載“普洱 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脹、受寒,用姜湯發(fā)散,出汗即愈;口破喉顙,受熱疼痛,用五分噙口,過夜即愈;受暑擦破皮血者,研敷立愈”。但也有用較嫩的女兒茶熬制的茶膏,是貢茶花色的一種,進于宮庭。
到19世紀,阮!普洱 茶記》又多了幾種新的制品形式:“于二月間采蕊極細而白,謂之毛尖,以作貢,貢后方許民間販賣,采而蒸之,揉為團餅;其葉之少放而尤嫩者,名芽茶;采于三四月者,名小滿茶;采于六七月者,名谷花茶;大而圓者,名緊團茶;小而圓者,名女兒茶,女兒茶為婦女所采,于雨前得之,即四兩重團茶也;其入商販之手,而外細內粗者,名改造茶;將揉時預擇其內而不卷者,名金玉天;其固結而不改者,名疙瘩茶,味極厚難得。”
金玉天,就是后世所稱黃片,較粗老揉不成條;疙瘩茶,即后世所稱茶頭,是茶葉中茶膠豐富,解茶時粘成一團打不散的,味道濃厚,極難得。
另外還有一種改造茶,就是把毛茶老嫩分開,把粗老茶團在里面包心,細嫩茶撒在外面蓋面,然后蒸軟后壓制成形,這種制法改變了歷史以來毛茶分季節(jié)、檔次分別加工的單一形式,將不同季節(jié)、不同等級的茶葉混合加工,使低檔茶的經濟價值得以提升,同時也形成了后世拼配茶的雛形,這種方式一種被沿用至今,成為加工大宗貨品的通用方式。
進入20世紀,隨封建皇朝統(tǒng)治的滅亡,貢茶已不復存在,普洱 茶也從昔日的王公貴族堂上客回到平常百姓家,成為供應市場的大宗貨品,這一時期,普洱 茶經過多年的傳承發(fā)展,加工方法日臻完善,柴萼在《梵天廬叢錄》(公元1925年)中記敘:“普洱 茶是蒸制以竹箬成團裹的大宗茶”。
1939年,李拂一所著《佛海茶業(yè)概況》,文中詳細記敘當時佛海地區(qū)制茶的情況:佛海茶葉制法,計分初制、再制兩次手續(xù)。土民及茶農將茶葉采下,入釜炒使凋萎,取出竹席上反復搓揉成茶,曬干或晾干即得,是為初制茶;蛄阈菗胧袌鍪圪u,或分別品質裝入竹籃。入籃須得濕以少許水分,以防齏脆。竹籃四周,范以大竹蘀(俗稱飯筍葉)。一人立籃外,逐次加茶,以拳或棒搗壓使其盡之緊密,是為“筑茶”,然后分口堆存,任其發(fā)酵,任其蒸發(fā)自行干燥。所以遵綠茶方法制造之普洱 茶葉,其結果反變?yōu)椴灰?guī)則發(fā)酵之暗褐色紅茶矣。此項初制之茶葉,通稱為“散茶”。制造商收集“散茶”,分別品質,現(xiàn)加工成“圓茶”、“磚茶”或“緊茶”,另行包裝一過,然后輸送出口,是為“再制茶”。
同文記載的另一種“緊茶”,依外形不同,后世稱為人頭茶或牛心茶,屬“散茶”的再加工茶,制法繁復,令印度難以假冒:緊茶以粗茶包在中心曰“底茶”。二水茶包于底茶之外曰“二蓋”。黑條者再包于二蓋之外曰“高品”。……“高品”須先一日濕以相當之水分曰“潮茶”。經過一夜于是再行發(fā)酵。成團之后,因水分尚多,又發(fā)酵一次,是為第三次之發(fā)酵。數日之后,表里皆發(fā)生一種黃霉。藏入自言黃霉之茶最佳。……印度茶業(yè)總會,曾多方仿制,皆不成功,未獲藏人之歡迎。這或者即是“緊茶”之所以為“緊茶”之唯一秘訣也。
李拂一記敘的佛海(今勐海)地區(qū)這種茶葉加工方法,已不同于清代細嫩貢茶的加工,茶葉在完成初制后,有多次刻意人工發(fā)酵的行為,散茶葉底為“不規(guī)則發(fā)酵之暗褐色紅茶”,與貢茶中同為散茶的毛尖的“味淡香如荷,新色嫩綠可愛”截然不同,品質亦與普通曬青茶差異甚大。